■ 刘柯
本周A股的走势是比较憋屈的。从上周末开始,就有“王炸”利好出来,本周宏观面的“好牌”也是一个接一个,比如央行续作“麻辣粉”5000亿元,比如超预期的货币与社融数据,再比如降至“1”时代的CPI数据。简单说,就是市场流动性宽裕,实体经济加速复苏,但资本市场却不买账,憋屈不?
要说这些“好牌”的威力,还真不是盖的。首先是国务院时隔6年之后再次关注资本市场,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市场有人称之为“国六条”。2004年国务院曾出台针对资本市场的“国九条”,引发了一轮股改行情,最终上证冲到6124点历史高点,随后2014年又有“新国九条”,引发了又一轮行情,上证指数冲到5178点。此次虽然重点聚焦的是注册制改革,但市场憧憬为改革配套应该给二级市场一些红利,比如当年股改就有全体上市公司10送转3补偿老股东的利好。既然注册制是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市场也寄望有与当年股改行情差不多的配套利好,当然目前如扩大涨跌幅等市场举措已经在科创板与创业板实施,但对二级市场的利好成色不够,关键是游资利用这个扩大的涨跌幅炒作垃圾股之后,监管又开始收紧,这个利好的成色再度降级。
我们引以为傲的还有宏观经济的强劲复苏。本周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有效,同时及时出台了系列宏观刺激政策,中国经济有力复苏。而最令人意外的是,中国进口9月也进入复苏模式,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 首次实现年内增速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由此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为1.9%,2021年将增长8.2%。这在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从刚刚公布的9月货币投放和社融数据看,微刺激或者说微扩张依旧延续,这对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下转5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