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春节长假后的股市,已经运行了了两个多星期,从走势来看,先是从高位回落,出现了超过200点的下跌,随后则是在60天线附近反复拉锯。本周指数忽上忽下,表现得很不稳定,不但盈利效应不足,投资者操作的难度也很大。
为何在之前走势还比较明朗的大盘,时下会变得如此涨跌无常?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围绕宏观经济走向,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激进者认为,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肆虐人类社会一年多的新冠病毒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世界经济将全面复苏。在此基础上,大宗商品将普遍上涨,因此周期股具有很大的投资机会。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且不说短期内研发出来的疫苗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即便世界经济复苏,也只能是低水平复苏,很难超越前几年的增长强度。时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少部分是受到了需求的拉动,更多还是因为供应受疫情影响而出现了不足,场外还有游资炒作的因素。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对今年的宏观经济抱过于乐观的预期。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分歧,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化工、有色等周期性板块虽然不时有所上涨,但行情却是断断续续的,空间也很有限。
其次,在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上,各方的看法也截然不同。近期美债受各种因素影响,收益率有所上升,这不但引发了对通胀的担忧,还联想到美联储是否会较快地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 (紧转5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