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首页 - 金融投资报- 旧版入口 - 帮助    
发行降温 基金掀起自购潮

    

  2022年以来,A股市场连续下跌,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则掀起了一波基金自购潮。基金管理公司、拟任基金经理纷纷自掏腰包认购旗下新发基金,个别公司自购金额达到了2亿元。而自购潮的背后,则是基金发行市场的降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1月13日已成立的37只基金中,募集规模最高的只有20.99亿元。
■ 本报记者 刘庆华

基金管理人纷纷自购
  近期基金纷纷自购。一方面,拟任基金经理对于新发产品纷纷自掏腰包跟投,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运用自有资金大笔认购旗下产品。
  今年1月4日起发行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期早早就宣布了基金经理要跟投,其拟任基金经理为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和张萍,李晓星和张萍将分别出资认购200万元、100万元跟投新产品。同时,1月10日开始发行的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拟任基金经理为杜猛,其拟出资500万元认购该基金。11日起发行的华安优势精选拟任基金经理盛骅拟在发行期内自购500万元。
  而在1月11日已经成立的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也受到基金经理的自购,其基金经理吴振翔出资100万元认购。
  此外,还有多家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公司旗下新品。根据公告,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自1月12日至1月25日发行,信达澳银基金基已运用公司自有资金500万元认购该基金。南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于今年1月10日成立,发行总规模约7亿元,南方基金则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认购,占募集规模的比例达到28.62%。同时基金公司的高管或投研负责人认购该基金100万份以上,基金经理认购该基金100万份以上。

超百只基金在发但不好卖
  而在自购背后,则是开年以来A股市场连续调整,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基金净值回撤,新基金发行市场也出现降温。
  据Wind统计,截止1月13日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165只,已确认发行期但还未开始发行的基金有37只。虽然发行赛道上产品仍然较多,但投资者认购热情下降。
  今年以来截止1月13日已成立的37只基金中,募集规模最高的只有20.99亿元,为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中欧招益稳健一年、嘉实内需精选等“大厂”出品的新产品,也分别只有募集了17.93亿元和12.09亿元。而且这些基金还是从12月就开始发行的,募集期限不算很短。
  自1月4日起开始认购的基金中,只有两只基金募集结束,分别是国投瑞银恒誉90天持有和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联接基金,两只基金分别仅募集了2.05亿元和0.13亿元。
  此外,还有5只基金今年以来已经宣布延长募集期,包括同泰同享、诺德量化先锋一年持有、财通安裕30天持有、中加龙头精选等。
  相较之下,目前算得上卖得好的基金还是较少。例如1月10日起发行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1月14日,发行的第二天即11日,基金公司就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任相栋,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设置为80亿元,有消息显示这只基金两天卖出60亿元左右。
  2022年以来,A股市场连续下跌,基金不好卖也在情理之中。基金行业素来是好发时不好做、好做时不好发,或许近期的下跌又将为基金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

更多>>  金融投资报近期报纸查看
 
  日期导航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行降温 基金掀起自购潮
  本文所属版面
【第 04 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