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正因为这样,所以国内是在A股交易了很长时间以后,才开始推出“两融业务”,并采取逐步放开的模式,一开始融资融券的标的并不多,且迄今还实行正向管理模式。另外,对参与者也一直有较高的门槛。现在,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两融业务”规则,基于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各方面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增加了两融标的,而根据当前资金市场利率的走势,适当下调了为券商提供两融服务的资金利率。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推动“两融业务”的规范化、常态化以及标准化,使之在市场运行中能够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至于说进一步发展“两融业务”是为了促使投资者更多地买入股票,从而达到能够拉动股市的上涨的目的,这可能是有点过度发挥了。简单而言,两融就是借钱买卖股票,一个标准的两融操作,包含了先买后卖或先卖空再做多平仓这样两步反向的操作。譬如说融资交易,在做第一步的时候是增加了买盘,此时的确有利于股市上涨,但买股票的钱毕竟是借来的,到要归还的时候,也就是增加了卖盘。因此,就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而言,其实是双面的。可能有人会说,在现在这个时候提出支持两融发展,难道不是发出了鼓励大家逢低买入股票的信号吗?这样说当然也不能算错,但是如果客户利用现在融券利率比较低的机会,继续做空贵州茅台呢?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的,因此简单地说发展“两融业务”是为了推动股市上涨,更多是人们的一种想象,但没有相应的依据。
其实,监管部门早就明确表示过,对具体的市场走势持“不干预”的态度,只要是市场行为,没有违规违法,股市的涨跌就没有必要管。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市场基本稳定,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在发生由于受特殊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非理性巨幅波动的情况下,必要的引导与干预也是需要的。而就两融这些具体措施来说,且不说其本身是中性的交易工具,而且用鼓励普通客户开展信用交易方式来“救市”,不但做法不可取,而且会带有极大风险。在这里市场各界都应该明白,包括两融在内的各种交易手段,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双刃剑”,对于股市来说也具有放大风险的作用。作为一种交易工具与手段,券商应该提供给投资者,监管部门也要为其做好规范管理的工作,但是这不能带有功利性目的,不能以引导股市涨跌为出发点。
这次监管部门出台的新版“两融业务”规则,对于方便客户操作有实际作用,也有利于解决过去因为标的缺乏,出现“绕标”的问题,并且体现出了相应的公平性,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通过新规的实施,让“两融业务”进一步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需求。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