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宛男
11月21日深夜,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声,“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次日,包括核酸、抗原试剂等新冠检测板块指数大跌4.17%。
11月23日,原定于25日由上交所科创板审核上会的翌圣生物,因涉核酸检测业务被取消上会。11月24日,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专门提及“严把审核质量关,加大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A股已上市的新冠检测公司共约98家,毛利率最高的百普赛斯达 92.58%,高于贵州茅台的91.87%;另有万泰生物(89.57%)、义翘神州 (85.1%)、双鹭药业(84.19%)、艾德生物(83.24%)、九安 医 疗 (81.03%)、 安 科 生 物(80.06%)等均超80%。98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共实现净利润约860亿元,平均增幅逾60%,增幅最高的九安医疗高达321倍!
涉核酸和新冠检测企业扎堆上市,引发市场一片质疑:公司核酸检测与主营业务有多大关联?收入和盈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剔除核酸业务后,是否仍满足上市条件?
终于,在多家自媒体报道了达科为等企业申请上市并已过会,即将登陆 A 股市场时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发言人在交易所官网表示,“我们已注意到有关报道”, (紧转5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