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 刘敏 摄
2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化同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 高质量推进制造强 省 建 设 ” 新 闻 发 布会。会上,省经信厅厅长翟刚与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刘敏
推动超1万家工企数字化转型
进入新时代以来,四川省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动四川新型工业化实践,加速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支撑了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元台阶。
202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6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较好地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达到5.67万亿元,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定盘星”“挑大梁”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迈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必须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立足历史阶段和区域特征,加速制造强省建设。
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翟刚表示,未来五年,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迈入全面扩展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要提速晋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突破90%,通过贯标评定企业达到4000家。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过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云。
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已初具规模
去年2月,国家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布局了成渝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建设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四川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出台实施方案,以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重点,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着力夯实数字底座,为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昕表示,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初具规模,已建在建数据中心约15万机架,算力排名全球前十的成都超算中心、西部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用。同时,在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和雅安等地布局建设的城市内部数据中心,也将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数字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算力服务。今年1月,成都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政策12条,特别是创新发放“算力券”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四川省算力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四川省于2020年启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内中小微企业等提供普惠开放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四川省已认定30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其中区域型5家、行业型16家、支撑型9家,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
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
翟刚表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产业,是四川省基础最优、前景最好的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构成了四川省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对支撑实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九万元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四川省正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逐个产业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每个优势产业具体目标、主要领域、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保既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又实现“量的合理增长”。
其中,电子信息是四川省总量最大、增速最快、贡献最多的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总体考虑是要将新型显示打造成世界级产业,培育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3个国家级产业,壮大先进计算和存储、卫星网络、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6G通信、车联网和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建成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四川省是全国重要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航空装备研制基地、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未来五年,四川省将重点打造清洁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世界级高端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技术应用装备等国家级新兴战略研发应用高地,培育节能环保装备、现代农业装备、应急产业装备等西部领先行业特色装备研制基地,构建国家级“装备+服务”深度融合先行地。
食品轻纺是四川省传统优势产业。未来五年四川省将着力培育1个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紧转2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