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A股市场将呈现逐浪上行趋势
金融投资报记者:您认为,今年的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
陈果:我在中信建投证券举办的“2023年度春季资本市场峰会”上,作了《A股投资策略》的演讲。我们认为,弱复苏将是市场二季度乃至三季度的主基调。在此期间,通胀压力较小,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较为友好,基本面和政策面环境均对A股较为有利。基于此,目前指数应该还不是年内的高点。
我们团队用2019年1月万得全A3170点的底部和该月M2为基准(假设万得全A的底部与M2成正比),计算出每月的万得全A流动性底部,绘制成曲线(“M2折算底部——市场空间底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契合了大底的位置。模型显示,当前A股市场的点位并不高,处于刚刚从底部启动的状态,向下空间有限。从中长线看,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正处于牛市的起点,市场将呈现逐浪上行趋势,市场的回调可视作“牛回头”,如果未来二、三季度市场回调的话,就意味着机会。
流动性方面,在熊转牛的资金演绎过程中,不同的增量资金有着不同的入场节奏。2023年春节后,A股外资流入节奏明显放缓,陆股通在2月3日出现了首次净流出,融资余额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基金发行则在逐步回暖。
本轮资金节奏演绎已过半,近期内资接力迹象明显。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盈利的回升,相信去年一些回到银行的避险资金又会逐渐回到股市。增量资金后备充足,后续居民部门超额储蓄有望进一步进场接力,推升下一轮行情。
重视基金低配且景气向上品种
金融投资报记者:2023年具体看好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陈果: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们预计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5%左右;CPI目标值维持3%不变,考虑到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预计将设定为3%水平;货币政策将更加关注结构性政策实施。
同时,我们预计今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软件等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性能。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利用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在行业配置上,综合盈利、估值、机构配置、中期产业周期位置及供需缺口影响这五大因素,医药、芯片设计/消费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装修建材/工业金属、新能源运营/风光等方向,值得投资者关注。
从资金角度看,建议重视主动型基金低配且景气向上品种。结合主要产业链2022年第四季度机构持仓超配比例及分位,在景气预期向上基础上,基金配置处于2019年以来分位或2022年第四季度低配(即具备较大加仓空间)的方向,主要包括 TMT、制药/中药、零售/旅游、食品、电力、自动化设备、家电、消费建材。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