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卿子秀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列在今年重点工作首位。当下,抓住推动消费和投资回暖的窗口期,从部委到地方,正加快酝酿推出系列举措,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动内需潜力加快释放。
综合施策扩内需 多举措酝酿待出
近期,部委和地方频频释放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信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3年,我国将从恢复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五方面扩内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同时,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酝酿出台新举措。比如,指导地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发消费活力等。
地方层面,多地将扩大内需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例如,湖北省3月22日印发2023年全省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方案围绕增强信心稳预期、消费恢复和扩大、投资攻坚提质效等十大行动,提出33项具体任务。
此外,继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之后,今年以来,地方版扩内需方案也密集发布。
日前,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不少量化指标,例如,到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每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个左右。
记者注意到,此前,四川、天津等已经印发当地“十四五”扩大内需规划或战略实施方案,均结合当地情况,提出具体举措和目标。例如,围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进一步提振消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同时加快新型基建建设、补齐重点领域短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新型城镇化内需潜力。
抓住恢复窗口期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投资和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翼”。当下,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优先位置。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以来,政策重点多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随着扩大投资的空间收窄和边际效率的下降,扩大消费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推进相关举措加快落地显效。其中,有消费领域“四大金刚”之称的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消费的四分之一,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另外,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部分消费,特别是线下的接触性消费恢复的步伐也在加快。
各地都在结合地方特色和消费场景,举办多样活动,有效促进了线下消费恢复。例如,在成都,“周末游”“周边游”“跨省游”等主题营销推广活动正在进行。当地推出了一批周末精品点位、周末微度假示范产品和主题线路,文旅消费加快恢复。美团数据显示,3月以来,成都旅游消费交易额排名全国第五,展现出消费的韧性与活力。(下转4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