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
6月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作主题发言时强调指出,要“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这话说得太对啦!
可事实呢?我们先来看融资。就在笔者撰写此文之时,普华永道发布消息称:预计截至6月底,A股市场上半年将发行新股160只,融资额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仍领跑全球;其中上海和深圳两交易所,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位。这还是在IPO数量放缓、融资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8%之后的“战绩”,而且不包括再融资(目前已达4344.74亿元)。普华永道还预测,今年全年A股IPO数量将达280-330家,融资额达到4500-5000亿元人民币,继2022年之后,仍将是全球第一位。
接下来再看投资。继世界主要股市纷纷创新高之后,A股仍在“半山腰”。有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美国纳指上涨26.48%,领涨全球主要指数;日经指数一举突破32000点大关,为1990年7月以来首次,年内涨幅扩大至24.6%;德、法、英等欧洲主要股指均上涨10%左右,创年内新高;印度孟买指数十年涨了300%,今年又创新高;俄罗斯股市去年跌了40%,今年也开始收复失地了。A股好不容易站上3400点,如今又回到3200点,创业板指还创了一年多新低。
A股问题出在哪里?易会满主席是这样回答的:“资本市场……其走势是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以及境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应该说,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之中,尽管还有不少沟沟坎坎,但疫情三年,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经济是一帆风顺的呢?资金面,M2增幅高达12%,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280万亿元,几乎接近实体经济(GDP)的3倍,光居民储蓄就有130万亿元,仅2022年就增加存款17万亿元,可以说宽松得不能再宽松了。情绪面,确实,现在投资者大多信心不足,情绪不佳,但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亏了。
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这“四个面”,看来关键还在政策面,在没有处理好投资和融资的关系。简言之,融资规模太大,投资资金太少。易主席所承诺的“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还远没有做好。
众所周知。目前A股市场基本上是存量资金在博弈。据一家券商研究团队统计,去年一年,市场上的融资余额、私募、资管产品都是净流出,公募基金流入规模仅有3800多亿元,远低于2021年1.7万亿元的水平,外资流入规模也仅有550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显萎缩,仅基金发行创2019年以来的5年新低就已经够说明问题。尽管如易主席所说,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7万亿元,但满仓的满仓,赎回的赎回,估计市场上的存量资金充其量也就2-3万亿元,而一年内仅IPO就要吸纳资金5000亿元,再融资至少1万亿元,A股患“贫血症”已经数年了,轻度贫血还可以撑一下,中度贫血就会非常难受,再这样下去,会不会严重贫血、无药可救?
(下转5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