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珂
在近期市场下行过程中,银行板块表现明显强于大盘,估值洼地获得资金持续流入。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板块潜在利空明显减少,若宏观经济恢复向好,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申万宏源分析师郑庆明指出,尽管年初以来银行股绝对收益表现靠前,但申万银行指数市净率仍处于过去五年以来5%分位,且2023年四季度主动型基金持仓创出新低,银行股估值底、持仓底的局面依然未改。越是在底部,就越要留意政策面的催化,越要关注由稳增长预期强化驱动的顺周期行情。当经济复苏信号显现时,有基本面相对优势的优质中小银行会率先显现弹性。
银行股的超额收益表现大都出现在经济景气度上行阶段,因此板块上行弹性仍需关注经济预期的改善。平安证券分析师袁喆奇指出,银行股作为能够提供稳健分红的高股息品种,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阶段,其类固收配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截至 2024 年 1 月末,银行板块股息率为5.56%,股息率较无风险利率相对溢价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1月末,银行板块静态市净率仅0.56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个股方面,关注更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包括长沙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以及具有高股息配置价值的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等。
长沙银行(601577)区域战略红利释放
公司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6%,不良贷款率1.15%,拨备覆盖率314.21%。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7%,其中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4.6%,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3.9%。平安证券指出,公司作为深耕湖南的优质本土城商行,区域战略红利的持续释放构建广阔的对公业务市场,充沛的居民消费活力为其零售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公司在县域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渠道网络和成熟的机制打法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县域市场竞争优势预计仍将保持。此外,公司110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有序推进,将持续夯实资本实力,为公司长期发展增添砝码。
常熟银行(601128)业绩维持较高增速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保持较高增速,营收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净利息收入增长稳健,普惠增量补贴支撑收入端平稳增长。较高的营收增速叠加稳健优异的资产质量为公司利润增速提供保障,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1%,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中泰证券指出,公司去年三季度表内外整体新增信贷规模在78.7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2亿元,表内外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2.7%,即使有低基数支撑因素,总体信贷增长仍保持不弱水平。负债端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整体来看,公司专注个人经营贷投放,风控优秀并不断拓宽下沉渠道市场。公司商业模式较专注,客户结构持续做小做散,资产质量保持在优异水平,建议积极关注。
宁波银行(002142)信贷投放增长良好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从业务拆分来看,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继续贡献营收,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10.9%、3.5%。从业绩归因来看,规模扩张和拨备反哺持续贡献业绩,净息差收窄、非息收入下滑和成本费用上升拖累业绩增长。财通证券指出,去年三季度公司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45亿元,其中对公贷款、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多增86亿元、149亿元。相较于同业,零售信贷投放延续此前较好的表现,预计和公司持续加大一线城市按揭贷款投放力度有关。在行业整体面临零售信贷投放乏力的情况下,公司结合布局优势适时调整投放策略,信贷投放保持良好增长,长期坚持风险垂直化管理也使公司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水平。
成都银行(601838)零售金融竞争力强
公司借助成渝经济圈发展红利,积极把握地区旺盛信贷需求,扩张速度持续高于同业整体水平。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0,630亿元,同比增长17.13%。资产端的持续扩张带动业绩高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9.55%,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20.81%,均领先同业平均水平。华福证券指出,在保持资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盈利水平始终显著领先同业。得益于区域金融地位的稳固及强大的政务资源禀赋,对公存款优势明显,有效压降存款成本,为资产腾挪创造空间。同时,中收业务发展可期。随着公司“大零售转型”战略稳步推进,零售金融竞争力逐步提高。
邮储银行(601658)利润释放空间充足
公司拥有自营+代理共计约4万个网点,为公司奠定了深厚的零售客群基础,2023年上半年末零售客户达6.56亿户,零售AUM达14.5万亿元。在财富管理转型升级背景下,零售客群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民生证券指出,公司当前不良率、信用成本率较低,即考虑信用成本后的贷款综合收益率不会差。另一方面,公司当前的不良生成率水平较低,后续信用成本压力不大,因而利润释放的空间较为充足,从而可提升内生资本的补充能力。公司作为零售特色鲜明的国有大行,多年来坚守零售银行战略,且近年来财富管理升级成果显著,中收增长潜力充足;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涉农贷款驱动信贷扩张,贷存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且公司风控能力较强,资产质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均较为优异。
光大银行(601818)坚持财富银行战略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盈利、收入增速较去年上半年略降,主要压力来自息差、手续费,贡献来自拨备、规模。公司资产负债和业务结构与股份行同业一致,负债端对公存款占比更高,成本刚性,资产端零售贷款占比较高,贷款增长和边际资产质量趋势偏弱,业绩和业务压力同步股份行。中银证券指出,在偏弱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坚持财富银行战略,坚持服务实体和国家战略、数字化经营的发展主线,积极夯实业务基础。对公综合融资较年初增长3.6%,零售资产管理较年初增长9.3%,同业金融交易额同比增长25.1%,显示发展战略正积极推进。去年四季度基数下降,收入、业绩压力缓解,阶段性业绩仍受制于外部环境,随着公司战略持续推进,基本面持续改善可以期待。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