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柯
小米YU7的亮相可谓令人惊艳,不仅外形酷炫,而且市场反馈也非常火爆。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这个订单量是最近几年“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即便是“遥遥领先”,也只能用更高档次的车型与小米错位竞争。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和新车型无法突破爆款中苦苦徘徊的“造车新势力”,脸上则是大写的尴尬。以至于小鹏的老大也只能一个劲地写评语:“快点交付”。
小米汽车大获全胜,营销团队不愧是小米“最值钱”的部门。但以小米目前的产能,能顺利实现这些订单的交付吗?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至少市场经过理性分析,以小米汽车目前的产能,无法满足YU7如此巨额的订单需求。2025年5月,小米汽车另一款爆品SU7单月交付量超2.8万台。按此产能加上新增产能推算,YU7的24万锁单量需约一年时间消化,也让SU7初期交付周期长达38周至52周。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你现在无论是订SU7还是YU7,都有可能一年以后才能拿到车。
说实话,小米汽车之所以如此火爆,和年轻人的追捧有很大关系。这些年轻人买小米汽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外观很酷炫,价格很动人。除了这两样,大沙发、大彩电和智驾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没什么比较价值。但要知道,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受情绪化的影响较大,你要消费者一年后提车,这一年时间里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小米的成功在于用互联网思维来造产品,家电就是靠外观设计和快速迭代吸引了年轻人,就是用“唯快不败”的绝招,小米的产品是又快又吸睛。但小米汽车要等一年交付,这一年友商会出同样的竞品吗?年轻人能等这么久?
于是,网上出现了YU7转单的信息。这很正常,一是大定很多都是炒家在买,二是确实有很多人等不了那么久。
最关键的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小米还要如此高调?很多人确实读不懂“雷布斯”的造车思维。
很简单,老一辈“造车新势力”能成功,主要还是抢占了先机,站在了新能源汽车崛起的风口上。虽然各自的发展路径不同,但基本已瓜分了市场份额。对于后来者,要想从“蔚小理”口中抢饭吃很难。比亚迪和吉利因为有全产业链做后盾,尚能抗衡,其他想模仿者其实都很难,比如哪吒和零跑。因此,小米要想“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必须另辟蹊径。 (紧转2版)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